对
低温喷雾干燥仪而言,“预防优于维修”是黄金法则。将密封件和制冷系统的维护作为日常工作的固定流程,不仅能有效避免生产中断和样品损失,更能大幅延长设备的核心寿命,确保每一次实验或生产数据的准确与可靠。请每一位操作者都将这份手册的要点铭记于心,并付诸实践。
第一部分:密封件的维护——守护干燥过程的“生命线”
密封件是设备的气密性屏障,确保干燥腔、旋风分离器及管道系统在负压环境下稳定工作,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和样品泄漏。一旦密封老化或损坏,将导致:
露点升高:外界湿热空气进入,造成产品回潮、结块,甚至粘壁。
收率下降:微细粉末从泄漏点逸出,造成产品损失和环境污染。
运行不稳定:真空度波动,影响干燥工艺的重复性。
日常与定期维护重点:
1.每日检查:
视觉检查:在每次运行前后,快速目视检查所有可见的密封圈(如干燥室门、旋风分离器接口、收集瓶接口等)是否有明显的裂纹、割伤、压痕或扭曲。
清洁:使用柔软的湿布(可蘸取温和的肥皂水)清洁密封圈表面及其接触的金属法兰面,确保无样品粉末、油污或残留物。残留物会腐蚀密封材料并影响密封效果。
2.每周/每月检查:
手感测试:在设备断电状态下,轻轻按压密封圈,感受其弹性。老化的密封圈会变硬、发粘或失去回弹力。
润滑保养: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必须使用高真空密封硅脂。普通润滑油或凡士林会腐蚀橡胶并污染样品。
方法:用无尘棉签蘸取少量硅脂,在密封圈表面均匀涂抹薄薄一层。目的是减少摩擦、延缓老化并增强密封效果,切忌涂抹过厚,以免油脂被吸入系统。
3.更换周期:
即使没有明显损坏,也建议根据使用频率,每6至12个月有计划地更换所有主密封圈。对于频繁使用或处理腐蚀性物料的设备,周期应缩短。务必使用设备制造商推荐的原厂或同等规格的备件。
第二部分:制冷系统的维护——保障低温环境的“心脏”
制冷系统是低温喷雾干燥仪的“心脏”,负责为整个系统提供持续的冷量,确保进口温度达到工艺要求的低温(如80℃甚至更低)。
日常与定期维护重点:
1.每日开机前检查:
环境通风:确保设备背部或侧面的冷凝器散热翅片与墙壁保持至少50厘米的距离,周围无杂物堆积,保证通风顺畅。散热不良是导致压缩机高压报警和效率下降的首要原因。
异响:启动设备时,短暂倾听压缩机运行声音。正常的运行声音平稳低沉。若出现剧烈的振动、撞击声或刺耳噪音,应立即停机并联系工程师。
2.每周清洁:
冷凝器清洁: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,冷凝器翅片上会积聚灰尘、绒毛,像给系统“穿了一件棉袄”,严重影响散热。
方法:使用压缩空气从内向外吹扫,或使用软毛刷轻轻刷除。若油污严重,可使用专用的翅片清洗剂喷淋,待污垢溶解后用清水冲洗干净(注意:操作前务必确保设备全断电,并做好电气元件防水保护)。
3.定期专业维护(每季度或每半年):
检查制冷剂量:观察视液镜(如果配备)。持续出现大量气泡可能意味着制冷剂不足,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和补充。严禁用户自行操作。
系统运行参数记录:定期记录压缩机的高低压压力、运行电流等关键参数。通过纵向对比,可以提前发现系统潜在的堵塞、泄漏或效率衰减问题。